close
「.....匠師或自北方而至或自對岸而來....」
這段話是出自拱範宮1931年至1937年間重建碑誌的一段記載
「北方而至」是指由台北陳應彬<彬司>所領軍的漳派匠師
「對岸而來」是指由泉州溪底大木匠師王益順<益順司>所領王錦木、王樹發的溪底派匠師
當年拱範宮重建採的是「對場作」
三川殿及後殿由漳派負責 拜殿及正殿由溪底派負責
一般廟宇的整修採對場作的原因大約有二項
一是為了縮短建造的時間 由二組人馬來做 完成時間會比較快
二是因為採對場作 因二組人馬輸贏面子的問題 往往會拿出真本事 做工亦比較不會偷工減料
漳派的特色--螭虎栱
回首螭虎栱
細看螭虎斜栱、五蝠及西遊記人物
螭虎網目斗栱或仰頭或回首
因為拱範宮的屋簷較低 漳派在此採如意栱的做法
麥寮因地處海邊 且媽祖多為沿海居民所祀 在此匠師做了6對龍蝦栱 有水族來朝之意 頗具特色
螃蟹龍蝦在寺廟建築中是吉祥物 因其屬於甲殼類 科考中試又稱「一甲一名」藉喻科舉及第
獅座
天字如意栱
這是三川殿左右簷廊的插角 為四季花的-菊花
仙女將手中的花灑向人間 有台語「倒發」(越來越發展)之意 這是四季花的-牡丹
入廟口抬頭一看是匠師以建廟歲次「壬申年」加上對手溪底派擅用的「如意栱」組成壬申年如意網目斗栱
此處另具特色的一點是-「憨番頂斗」 匠師以四位日本人為栱來頂斗 日本人兩兩之間也以鳥為栱 作成「鳥型栱」
有別於一般傳統的「太獅少獅」 1930年代漳派匠師也能作出寫實風格的西洋獅
插角-「母餵幼鶵」並搭配四季花的菊花
三川殿棟架因拱範宮屋簷低的因素 這邊看不到漳派常見的瓜筒 而是以不對稱三通三瓜來表現
最上面為麒麟座 麒麟上方是雷震子 中間是象座 象旁有蓮花 喻「清廉有象」 下面是常見的獅座
獅座細看
「托木」又稱「雀替」或「插角」,這是「飛鳳銜牡丹」
在三川殿內左右簷廊的木構件 漳派匠師則是以「福祿壽全」、「四季平(瓶)安」來表現
漳派常用螭虎團字-「福」
三川殿後步口
這邊漳派也是以龍宮水族來呈現 比較特別的是 龜精的手放在蚌精的奶上 (哇~真是害羞...)
這個「戳破牛皮」是國家藝師黃龜理的年輕時的構思 對面就是溪底派施作的拜殿及正殿
以此圖對溪底派 可見對場作的競技是相當激烈的
另一個花籃上面的豎材,它的主題也直接點明了是打擂台,完全是給溪底派看的...哈~
拱範宮後殿主祀觀世音菩薩 漳派在後殿呈現的是較簡潔的風格 不似三川殿的華麗 走到這裏有沈靜下來的感覺
倒翻獅豎材 雕刻的很可愛
鰲魚插角
典型的漳派瓜筒走到後殿這裏才出現 ..... 短短胖胖的金瓜筒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